携手共绘绿色发展新篇章,
湖州青年学者共议生态文明新理念
在全球绿色发展的浪潮中,湖州再次站在了时代的前沿。2024年12月12日,第二届湖州青年学者“两山”研讨会在“两山”理念的发源地——湖州安吉盛大召开。此次研讨会汇聚了180余位来自政府部门、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领导、专家学者和代表,以 “执‘生态之笔’、绘‘湖州之韵’”的主题,共同探讨和深化“两山”理念,为其注入了崭新的动力和时代内涵。
本次盛会由浙江生态文明研究院倾力主办,民盟安吉总支、浙江省有机污染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浙江美欣达欣启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协办,旨在搭建一个政产学研联动、地校院企融通的高端交流合作平台,推动湖州乃至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新的高度。
开幕式上,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党委书记、浙江生态文明研究院执行院长陈丁江教授致欢迎辞,对长期以来支持研究院的各界人士表示感谢,并分享了研究院在生态文明领域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的丰硕成果。他强调,研究院将继续发挥科技创新优势,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安吉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何承明受邀出席会议并致辞,他强调,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安吉一直在深入推进实践活动,并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汇聚各界智慧,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湖州市科技局二级调研员张利剑,安吉县政协副主席、民盟安吉总支主委梁霜等领导嘉宾参会。
会议主旨报告由浙江生态文明研究院副院长林道辉教授主持。首先,我们有幸聆听了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何文炯教授的精彩演讲。何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深入探讨了绿色共同富裕的内涵与实践路径。他强调,绿色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
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学院的潘响亮教授为我们带来了关于水污染治理的深刻见解。潘教授长期致力于水环境治理与保护的研究,他在报告中详细阐述了当前水污染治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他特别强调了技术创新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关键作用,并分享了浙江工业大学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的邓劲松教授就数字赋能生态进行了精彩的演讲。邓教授在数字技术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交叉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他在报告中探讨了数字化技术如何助力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邓教授通过展示数字化技术在生态监测、环境评估和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案例,展示了数字化转型在提升生态治理效率和效果方面的潜力。
此外,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浙江生态文明研究院研究员张清宇发布了2024年“两山发展指数”及两山发展百强县名单,安吉连续七年位列第一方阵,展现了湖州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卓越成就。
本次大会的第三个环节是圆桌讨论,由浙江生态文明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徐心主持。参与圆桌的嘉宾包括三位主旨报告专家、湖州市科技局二级调研员张利剑,安吉县发改局副局长周建忠、浙江国千环境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胡立江董事长及WeGreen咨询创始人兼CEO沈浩然等。与会嘉宾围绕“高质量发展引领下的产业技术革新与美丽中国建设”主题,就“湖州对话”、“湖州行动”、“湖州蓝图”、“湖州模式”等四个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度交流,探讨了绿色低碳技术、生态优势转化、ESG等内容,为环境治理体系与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会议的下半程,以浙江生态文明研究院朱赛勇副研究员的专题报告为起点,他以“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研究平台”为题,介绍了研究院自建立以来,在生态文明领域的科技创新、人才引育、服务地方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四个学术专题分会场——“生态环境治理”、“生态经济”、“数字生态”、“双碳技术”汇聚了来自浙江大学、昆山杜克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浙江省地质院等单位的16位中外青年学者、企业代表,分享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涵盖了有机污染物生物绿色降解技术、生态保护补偿、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双碳战略”等多个方向,为研讨会增添了许多亮点。
专家们对各位报告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点评,肯定了学者们的学术成果,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和改进方向。专家们强调了科研过程中跨学科思维的重要性,并鼓励大家在今后的研究中继续保持创新精神,不断追求学术突破。
第二届湖州青年学者“两山”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与会嘉宾们提供了交流思想、碰撞智慧的宝贵机会,也为新时代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浙江生态文明研究将继续深耕安吉、服务湖州、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进一步打响“湖州青年学者两山研讨会”这一学术品牌,为生态文明贡献新思路、新智慧、新对策。